顶 部
下载APP
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或选择适合你的手机系统下载。
iPhone版
Android版
手机浏览
微信扫码,手机畅阅

为何轻卡和中卡频繁互撕?有无路径实现共同富裕?

班兮语

尽管“勤劳勇敢的轻卡看不上中卡与重卡、踏实的中卡特别讨厌轻卡”的鄙视链由来已久,但在最近“轻卡总重上调到7.5吨”的风声出现后,中卡与轻卡用户的矛盾终于达到了顶峰。

清晨,目睹了一场四米二和六米八车主在卡友群中狂撕的盛况之后,卡车e族不禁再次深刻反省这种现象从何而来。

谁动了谁的蛋糕?

大吨小标事件爆出后,严查超载超限也提上了日程,一大批车辆出厂就不合规或是已经习惯了超载的轻卡用户叫苦不迭,网络上的文章和舆论导向也是“轻卡用户该怎么活?”但鲜少有人提起,在轻卡“十吨王”横行的时候,中卡用户怎么活?

自古以来,“吵架”这件事都是一个路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轻卡用户的角度来考虑,要保障安全和承载能力,车辆自重怎么都得在3吨左右,也就是说只能拉不到1.5吨的货,和售价更便宜、体型更小巧的微卡差不了多少,花了差不多两倍的钱买了一个载重量差不多的产品,难免忿忿不平。

从中卡用户的角度来看,中卡的投入更大,回本周期更长,也不能轻易置换,为了不超载只能拉10吨左右的货,还比不上一个胆子大的轻卡,运费不比人家高,过路费和保险倒是比轻卡高不少,中卡去得了的地方轻卡能去,中卡去不了的地方轻卡也能去,中卡用户对轻卡的排斥态度情有可原。

旧恨未消,又添新仇。最近,网上关于轻卡总重提高的消息层出不穷,在提出“总重上调到7.5吨”的言论之后,轻卡用户还为重载轻卡提出了“完美”解决方案:将蓝牌更换为黄牌,当黄牌车使用。这下子中卡用户就更坐不住了:法规不严格的时候拉着黄牌的货享受蓝牌的待遇,法规严格了摇身一变光明正大抢占黄牌的市场,怎么好处都被蓝牌轻卡占了呢?

暂且不去探讨总重上调以及换黄牌能否实施,单纯探讨蓝牌轻卡的想法,确实有些恃宠而骄了。

蓝牌轻卡多用于城配和县乡配送,身轻体小,可以去的地方也比较多,虽然因为超载让有关部门头疼,但不可否认的是,轻卡是保障市民生活的刚需。

也正是如此,行业对蓝牌轻卡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一方面,想保障每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城配运输都是不可或缺的,即使是中卡用户也不能否认蓝牌轻卡的价值。另一方面,蓝牌轻卡超载的问题实在严重,即使是现在已经开始严查,也仍然无法完全做到消除超载的现象,要想保住中卡的市场难度实在是太大。

那么蓝牌轻卡和中卡到底该如何做到共同富裕?

黄牌车型进城限制放开,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理论上来说,只要所有货车都不超载,运力整体下降后,仍然可以避免运价过低以及恶意竞争,建立健康的物流生态系统,轻卡拉1~2吨货,中卡拉5~10吨货,界限明确,各司其职,但是从现实来看这种情况就有些天方夜谭了。

蓝牌轻卡一开始超载的契机就是“拉1~2吨货根本啥都不够干的”,再加上现在微卡崛起,这1~2吨货就更不够看了。现在蓝牌轻卡的境遇有些像之前的中卡,下边有1~2吨的微卡,上边有5~10吨的中卡,自己拉少了赚不到钱,拉多了又违法,进退两难。

大胆预想一下,轻卡和中卡要想实现共赢,好像真的只有将轻卡总重上调到7.5吨才能实现。

一方面,如果轻卡总重上调,车型载重分区会更加明确,微卡拉1~2吨,轻卡拉2~5吨,中卡拉5~12吨,再往上就是重卡的市场,只要不超载,谁都不会影响谁的市场。另一方面,以目前的汽车技术来看,蓝牌轻卡即使总重上调,对承载性和安全性基本没什么影响,总重上升的问题不大。

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轻卡总重上调貌似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9月1日即将实施的轻卡年检新法规和最近网传的轻卡发动机不超过2.5L、货厢内部不超过2100mm的消息都在表明:自重上调希望渺茫,反倒是对蓝牌轻卡的管制越来越严格。

我们倒是可以将希望寄托在放宽之前公安部发布的《关于优化和改进城市配送货车通行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其中提到鼓励城市根据配送需求适当放宽限行吨位,避免简单按照车辆号牌类型划分通行权,对轻型货车原则上不再进一步细分限行吨位,也就是说为黄牌车进城路权问题松绑。

一旦放开限制,既想重载又得进城的蓝牌轻卡用户就可以放心地增驾更换黄牌车型,蓝牌车型回归之前的轻载多拉,如此看来,只要接受公安部的“鼓励”,蓝牌轻卡和黄牌轻卡倒是也可以和平共处。

回到最初的辩题,轻卡和中卡的矛盾看似是抢占市场之争,归根结底还是大吨小标、严重超载的问题,最近针对不合规轻卡的法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全面,相信在这些法规严格执行后,运输行业能回归简单透明,打造更健康的物流行业生态。

评论·65
华为最牛逼青铜LV0
1
3年前 0 0
赵炳忠青铜LV0
后视外摆镜好宽了,不好看!
3年前 0 0
菜鸽子青铜LV0
潍柴发动机现在已经不行了,发动机没有锡柴康明斯发动机有劲,还费油,
3年前 0 0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