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 部
下载APP
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或选择适合你的手机系统下载。
iPhone版
Android版
手机浏览
微信扫码,手机畅阅

卡车司机支持一超四罚、源头治超,相关部门约谈1121家严重超载企业

班兮语

最近,辽宁省治超办和省交委办共同研究决定,有关部门统一对1121家所属货车严重超载重点源头企业开展集中约谈,签订承诺书。其中,所属车辆出现“百吨王”货车的企业269家、“百吨王”货车装载源头企业523家、“百吨王”货车运输目的地企业329家。

辽宁省对货车超载超载的治理一直非常到位,从2019年10月3日开始,辽宁省公安厅交通安全管理局在全省全面部署开展严厉打击“百吨王”专项整治行动,全力以赴开展严厉打击严重超限超载违法行为整治工作,形成了高压严管的打击阵势和强大声势,有力牵动了治超工作深入开展。

截至目前,辽宁省共查处 “百吨王”9375辆,并且通过与有超载现象的源头企业约谈等方式,控制省内的严重超载现象,目前已初见成效。

专注于治理源头,舆论终于放过卡车司机

这可能也是第一次,社会舆论没有将货车超载超限和货车司机联系在一起。尽管每次关于货车超载的新闻中都会有一个打着马赛克的卡车司机,与网络上的舆论导向比起来,打马赛克可能是这个社会对卡车司机最后的仁慈。

尽管每次的严重超载背后都有一个“大胆”的卡车司机,但这个世界上最不想超载的可能也是卡车司机。我们都知道超载时车辆很重,惯性很大,很难控制,超载的后果也会直接反馈给司机,将自己置于危险和违法之中的事情,卡车司机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去做?

说来说去,都绕不开两个字——“生活”,进了这一行就遵守这一行的潜规则,大家都超载,如果不超载几乎就没有活儿拉,停工一天都是成本,每个月的车贷也是压力,再加上一超四罚、源头治超迟迟不能落实,这就造成了超载的人越来越多、运费也越来越低的恶性循环。

问题只在于货运企业吗?为何超载超限屡禁不止?

超载超限在国内从来都不是个新鲜词,随着社会发展加速,货运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很多车主过度追求经济利益,总重四十几吨的车硬生生拉到了过百吨,不但严重扰乱货运市场秩序,还对道路以及人民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是货运行业的沉疴痼疾。

货车超载多年屡禁不止,这还真不是一个源头治超就能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如果以下问题不能解决,超载超限问题永远都不能根除。

1、执法者不能严于律己

一超四罚、治超先治吏的措施都能看出国家对整治超载超限问题的决心,真正出问题的是执行人员。之前有报道称:“百吨王在路上驰骋,司机与治超站明目张胆的权钱交易,一晚上竟然能收100万。”

数字非常惊人,但是其中的黑幕交易不是秘密,卡友们对这种情况也司空见惯,司机与路政各取所需,实现互利互赢,源头治超自然要搞,但以同样严格的标准来要求执行部门才是杜绝超载超限的根本手段。

同时,从有关部门的合作来看,各种机构分工不明确,职能重叠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

2、源头问题不能解决

源头治超的范围绝对不只是约谈有超载超限现象的企业,更是从车辆出厂到挂牌到上路营运过程中出现了漏洞和监管不力,致使本该在源头治超的工作量全部转移到了路面上,不但给执法人员带来了压力,也催生了执法者与车主“互利互惠”现象的出现。

3、社会舆论导向错误

人们常常以先入为主认为被执法者是弱势群体,网上也多数是被执法者发言,一些新闻媒体更是在报道时只说执法人的违规操作,忽略被执法者本身存在违法行为的事实,这种乱带节奏的行为,很对时候都会严重影响到舆论导向,影响执法力度。

4、执法力度不能持久

中国式执法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红头文件下发后,短期内轰轰烈烈,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只靠一时的心血来潮是不能够达到理想效果的。

总体来看,想要真正完全杜绝超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需要更加严格的法律来约束物流公司和车主,还需要更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管控车辆从生产到上路的流程。辽宁省针对存在超载超限现象的物流企业的集体约谈只是开端,也是杜绝超载超限路上的一小步,治超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评论·1
克己耀名青铜LV0
现在的行情不值得冒险
4年前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