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100米、不要80米,今天老铁们算是来着了,只要49米,三、二、一、上车!”
短视频产业的爆红带火了直播卖货,而盘锦却把货一路带出国门,跨境电商火力十足。一顿输出之下,这座湿地之都、富得流“油”的东北地级市盘锦成为了不少卡友发家致富的一线运输地。
老天爷追着、撵着喂饭吃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盘锦人大概知道。勤劳肯干的盘锦人民不仅擅长在稻花飘香的水田里养鱼、养蟹,还把盘锦河蟹的招牌打响全国。这里也是全国河豚主产区、盛产井盐、碱地柿子以及各类海鲜。
如果到这里就结束了,盘锦顶多算是一个物产丰富的都市,但让东北其他城市分外“嫉妒”的是——盘锦坐拥22.4亿吨石油和2133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建立在庞大储量上的石油化工城市未来的经济规模是无可限量的,西班牙、德国化工巨头纷纷押注,就连“头顶一块布、天下我最富”的沙特也钟爱盘锦这座宝藏城市。
据相关新闻显示,2022年,沙特布局在我国东北建设大型炼油化厂,如今这一项目已经在盘锦开始,预计2025年投产,项目总投资达到了惊人的837亿,相当于建设25个鸟巢了……
靠“吃的”已经让盘锦小城镇经济温饱了,靠“油”这是要逆天的节奏。
由于盘锦本地大米等农作物、河蟹以及各类海鲜、石油化工资源相当丰富,比邻国家级交通枢纽锦州,创造了多种多样公路运输场景。
量变引起质变。多样化的运输市场特征和越发追求降本增效的社会物流成本都在促使着盘锦当地的公路运输发生革命性质的转变,而加速这一转变到来的,则是人人耳熟能详的“带货”大军崛起。除了刚刚我们提到由石油化工衍生出来的危化品运输,盘锦又是东北电商物流的集散地,四通一达均在此大规模安家落户。
不同的是,盘锦主打一个把国货带出国门,也就是所谓的跨境电商。2022年,盘锦成立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截至目前,共有超过147家跨境电商企业集聚在此,更有21家传统外贸企业转型电商。2023年疫情管控逐步放开了,在国内跨境电商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5.8%的“狂飙”下,盘锦的跨境运输遍地开花。
盘锦作为海港城市,跨境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从锦州老弟、沈阳大哥那里走空运,因为高附加价值的货物并不多,所以量非常小;第二种是走海港,效率比较慢,一般都是大宗商品;最繁荣发达还是公路运输,北上蒙古、俄罗斯都非常便利,既能保证订单的时效性,“点对点”的模式减少中转换乘次数,对于鲜活类、日杂类的电商物品来说也能降低货损。
不同于南来北往的“小打小闹”,跨境运输对车辆的考验最为严格,跨温区、超长途、高效率、低货损等“不近人情”的要求下,运输工具的选择更为重要。以盘锦→莫斯科为例,往返路程在1.6万公里,由于长时间长距离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这些能够大胆走出国门的跨境物流承运商往往在运输工具上采取“保守”策略,配置性能拉满的基础上价位合适的大牌车型往往是首选。毕竟,坏在半路上,尤其是坏在国外半路上真的让人头都大了。
卡车e族在走访市场中发现,这些跨境运输的物流企业更加青睐奔驰Actros等品质非常抗打的车型,高可靠性的底盘工艺、舒适豪华的驾乘体验,乃至给公司带来的品牌增益,都让人无法拒绝“开大奔 出国门”。并且,奔驰重卡的身影也是很早就出现了我国跨境运输用车的行列头部。
按照盘锦物流老板的话说就是:“跨境也搞降本增效一这套,花一样的钱,那获得不一样的效果。”远渡重洋而来的品牌,再度重山而去的运输,行稳驰远就是老板们最大的愿望了,毕竟谁也不想收货的时候得到一个物流差评。
前有沙特来建厂,后有电商大崛起,属于盘锦人民的辉煌时代才刚刚开始。
2022年,盘锦市电商交易额跃升辽宁第一,这还仅仅是试验区成立的第一年;这还是战斗民族和周边国家采购不太给力的一年;这还是国内大部分地区采取保守消费策略的一年。
2023年,盘锦要发力了,开启了三年专项行动方案,要在招商引资、提振消费、扩大进出口三个大板块上“甩开膀子”大干三年。政府更是诚意满满,主打一个干得好有奖励,鼓励企业升级转型、做大做强。
自然资源足、制造工业强、发展机遇多、营商环境好的地方怎么可能没有配套的公路运输网络?这不,不少卡友已经跑到盘锦求职致富去了。
话不多说,机会在眼前,盘锦的跨境电商能否成功带火跨境公路运输,咱们三、二、一,先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