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政策利好、充换电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以及动力电池技术的持续突破,共同推动着这一市场的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有望达到150万台。在传统重卡巨头纷纷加速电动化转型的同时,以速豹科技为代表的“新势力”也强势入局。这家由清华汽车工程系、德国大陆集团高管团队创立,并获得红杉中国、顺为资本等顶级机构投资的企业,正试图以其独特的路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那么,速豹科技的加入,将为新能源重卡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速豹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便是其强大的团队背景和雄厚的资本支持。公司团队研发占比高达70%,其中总监及以上级别人员有42%拥有清华大学学历,研发团队的硕博占比达到40%,团队平均从业年限更是达到12年。特别是其CEO刘超,曾任德国大陆集团中国区商用车事业部总裁。这种“精英团队”的配置,为速豹科技在技术研发和市场运营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速豹科技获得了包括红杉中国、顺为资本、德同资本以及多家政府基金在内的全球顶级投资机构的连续投资。这些顶级资本的注入,不仅为速豹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也体现了市场对其发展潜力和创新模式的认可。在商用车这样需要长期投入的领域,资本的耐心和支持显得尤为关键。
速豹科技的愿景是“致力于成为新能源重卡2.0时代领导者”。这一宏伟目标背后,是其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速豹认为,现有电动卡车平台在综合续航、自重、能耗、安全性以及额定功率方面存在诸多痛点。为此,速豹采取了“正向开发”的策略,构建智能化电动重卡平台。
在产品布局上,速豹推出了基于“线控底盘”的新能源重卡系列。目前已推出公路电动重载牵引车,未来还将拓展至快递快运车型,并规划L4自动驾驶运载机器人。这种产品线的规划,旨在覆盖不同运输场景的需求。
速豹科技提出“小核心、大协作”的创新商业模式,旨在打造新能源重卡整体解决方案。其核心在于聚焦新能源线控底盘与大算力域控等核心自研系统,同时通过与主机厂合作,进行整车组装与销售,避免重资产投入。这种模式有助于速豹发挥其在核心技术方面的优势,同时借助合作伙伴的生产和销售网络,实现快速的市场拓展。
此外,速豹的解决方案还涵盖了补能服务(例如电池银行和充换电站)、购车金融服务、SAAS运维以及高级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等多个维度。这种一体化的生态布局,旨在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降本增效服务,解决新能源重卡运营中的实际问题,提升用户的整体价值。
从项目进度来看,速豹的功能样车已经发布,公告车也已下线。截至2023年,已签署累计超过300台意向订单,累计订单超过500台,并预计到2025年累计订单将超过1000台。这些数据表明,市场对速豹的产品和模式抱有积极的期待。
然而,新能源重卡市场竞争激烈,传统主机厂也在加速转型,并且拥有更深厚的品牌积淀、更广泛的销售服务网络和更成熟的供应链体系。速豹作为“新势力”,如何在产品批量交付、市场网络建设、售后服务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并在实际运营中充分验证其轻量化技术可降低整车重量20%、5年生命周期总成本降低50万元等承诺,将是其能否真正撼动传统格局、实现其“2.0时代领导者”愿景的关键。速豹科技的入局,无疑为新能源重卡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方向,值得行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