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 部
下载APP
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或选择适合你的手机系统下载。
iPhone版
Android版
手机浏览
微信扫码,手机畅阅

满帮货拉拉真的赚到钱了吗?

卡车e族

满帮与货拉拉,早已成为公路货运领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超级巨头。它们以互联网加物流的颠覆者姿态,用短短数年时间,彻底重塑了数千万卡车司机找货与交易的古老生态,构建起了一个连接着亿万货主与海量运力的庞大数字帝国。

在资本市场,它们是备受追捧的独角兽,估值动辄千亿;在行业叙事中,它们是降本增效、智慧物流的代名词。然而,在这片由流量、数据与资本共同构筑的繁华盛景之下,一个最根本、也最朴素的商业问题,却始终如同房间里的大象,充满了神秘与争议:它们,真的赚到钱了吗?

“流量”的盛宴!万亿故事下的“盈利”难题!

要看懂满帮与货拉拉的商业逻辑,首先必须承认其在流量和规模上所取得的史诗级成功。

满帮集团,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数字货运平台,其平台总交易额早已突破万亿大关,月活跃用户数以千万计。它几乎垄断了中国中长途干线物流的车货匹配入口,成为了这个行业名副其实的基础设施。

而货拉拉,则在同城货运这个更为高频、也更为碎片化的战场上,建立起了同样强大的护城河。其遍布全国数百个城市的面包车与小货车大军,已成为城市毛细血管物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巨大的流水并不等于实在的利润。长期以来,这两大巨头都深陷于一个盈利的难题之中。它们的商业模式,在本质上,是一场先烧钱、后赚钱的经典互联网游戏。在发展初期,它们通过巨额的资本投入,以补贴、低价甚至免费的方式,疯狂地抢夺司机与货主用户,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网络效应和市场垄断地位。

但是,当圈地运动结束,如何将这庞大的、甚至可以说有些廉价的流量,转化为可持续的、健康的利润,便成为了它们共同面临的终极拷问。

抽成与会员费!“印钞机”为何转不动了?

目前来看,平台的主要变现方式,无外乎以下几种。

其一,是向司机收取的会员费或信息服务费。这是平台早期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然而,在运力严重过剩、司机普遍挣扎在温饱线的今天,这笔费用的增长空间已极其有限。

其二,是备受争议的交易抽成或佣金。这是平台近年来力推的、试图从每一笔交易流水中分一杯羹的核心变现模式。然而,这种模式也直接触及了司机群体最敏感的神经。在运价本就低迷的背景下,平台的任何一点抽成,都无异于在司机本已微薄的利润上割肉。这不仅引发了司机群体的普遍抵制与抱怨,更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跳单等规避行为。

其三,是围绕交易场景衍生的增值服务,如ETC、能源、保险、金融等。这被视为平台未来最具想象空间的利润奶牛。然而,这些业务的开展,同样面临着来自传统巨头,如银行、保险公司、能源公司,的激烈竞争,其盈利能力的建立,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正是在这种主营业务增长乏力、新兴业务尚在培育的尴尬局面下,我们看到,即便是已经上市的满帮集团,其财报也长期在微利与亏损的边缘徘徊。而尚未上市的货拉拉,其真实的盈利状况,则更是一个谜。

低运价的原罪!是“平台之恶”还是“市场之痛”?

在探讨平台盈利难题时,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便是平台压价的原罪论。在无数卡车司机看来,正是平台的出现,以及其主导的线上竞价模式,才导致了今天运价的无底线下跌。

这个指责,有其合理的一面。平台通过算法,将海量的运力与货源进行极致匹配,其结果必然是运价的透明化与地板化。它将原本因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的区域性高价或信息差利润迅速抹平,并客观上加剧了司机之间的价格内卷。

然而,将低运价的锅,完全甩给平台,显然也是不公平的。平台的出现,恰逢中国公路货运市场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的关键节点。真正决定运价的,永远是车多货少这一最根本的供需关系。平台,更多是扮演了一个价格发现器和竞争放大器的角色,它并未创造低运价,而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效而残酷的方式,还原并呈现了低运价的现实。

可以说,平台与司机之间,形成了一种极其矛盾的共生关系,司机离不开平台所提供的海量货源信息,却又痛恨平台所带来的低价竞争。而平台也同样陷入了两难,如果为了盈利而大幅提高抽成,则可能引发司机的大逃亡,而如果为了留住司机而持续补贴,则自身的盈利将遥遥无期。

评论·7
青铜LV0
满帮抽成越来越高,司机咋活?
26天前 0 0
蓝调青铜LV0
货拉拉会员费又涨了,值不值?
26天前 0 0
一汽解放铭成汽贸:13906940885铂金LV2
现在跑车真难,平台压价太狠
26天前 0 0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