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重卡市场的成绩单刚刚出炉:累计销量53.9万辆,同比增长6.9%!
数据一片飘红,字面上看,市场似乎正在强劲回暖。但奇怪的是,我们身处其中的千万卡友们,感受到的却似乎依旧是寒气逼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解读者,深度扒开这份看似亮眼的成绩单,品一品它背后隐藏着的三个,需要我们所有从业者细品的“潜台词”。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份增长,与其说是市场自身肌体的强壮,不如说是一次外部的“政策输血”。
纵观整个上半年,一季度的市场表现其实相当平淡,真正的爆发点,几乎全部集中在了二季度。而二季度发生了什么?我们都清楚,是那场轰轰烈烈、自上而下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这剂强心针,确实在短期内刺激了销量,但也极大地提前透支了下半年的部分购车需求。当药效过去,潮水退去,市场的真实体温,才刚刚开始显现。
其次,这6.9%的平均数之下,掩盖的是一个已经严重撕裂、冰火两重天的内部市场。
火焰的那一端,是高歌猛进的新能源重卡。上半年累计销量接近8万辆,同比暴涨了194%,市场渗透率更是历史性地突破了22%。它已经不再是市场的点缀,而是成为了唯一的、最强劲的增长引擎。
而寒冰的另一端,是迅速失宠的天然气重卡。受油气价差收窄的致命影响,上半年销量仅有约4.5万辆,相比去年同期的超过12万辆,堪称断崖式下跌,市场迅速冰冻。
而占据市场绝对主体的柴油车,则夹在中间地带,靠着政策的余温艰难维持。上半年约41.5万辆的销量,其增长部分,基本都是靠以旧换新政策换出来的存量替换,并非来自真实货运需求的增加。并且,它的市场份额,正在被新能源车快速蚕食。
最后,我们来看看牌桌上的“赢家”们。
从座次上看,格局似乎没怎么变:重汽依然是老大(约12.9万辆),解放稳坐第二(约10.5万辆),东风守住第三(约9.2万辆)。但牌局之下,暗流汹涌。最大的变量是排在第四的福田,上半年销量同比猛增超过74%,是头部企业里的增速冠军。
然而,无论是谁,这份增长的代价,都异常沉重。光鲜排位的背后,是贯穿了整个上半年的惨烈价格战。可以说,很多销量,都是厂家和经销商亏本赚吆喝换来的。与此同时,上半年增长9%出口业务也成了重要的支撑,很好地掩盖了国内真实需求的疲软。
所以,当我们看到上半年这份6.9%的成绩单时,我们不能只看到那个光鲜的数字。它更像是一份在“政策特效药”和“海外市场”双重支撑下的精修图。
我们真正要问的是:当政策的潮水退去,当出口的红利不再,我们市场的内生动力,究竟在哪里?谁又能在这场结构性的巨变中,第一个找到穿越周期的、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这,才是下半年,乃至未来几年,整个行业真正需要面对的灵魂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