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多个国家、近3000名合作伙伴相聚青岛,当战略信号持续响起,山东重工·潍柴动力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可以说不仅是一次亮剑秀锋芒的行业盛会,更在其高管团队与全球媒体的直接对话中,清晰地勾勒出其全球化战略的下一程:从过去以产品贸易为核心的“走出去”,全面转向以全产业链生态协同和深度本地化为基础的“融进去”。卡车e族带你现场直击。

发布会伊始,山东重工集团总经理王志坚便公布了一组极具分量的数据:集团今年前三季度收入近4400亿元,同比增长超9%。

王志坚将其归因于四大核心优势:坚持科技创新、全产业链整合、全球化产业布局和激情奋斗的文化传承。在卡车e族看来,这套组合拳的真正威力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内循环体系,使集团在面对外部市场波动时,拥有了极高的战略韧性和成本优势。尤其是在核心技术上的持续高强度投入,如潍柴发动机本体热效率已达到53.09%的全球领先水平,这正是其敢于在全球市场与顶尖对手正面竞争的底气所在。
本次大会的核心,在于展现一个协同作战的“山东重工系”品牌矩阵。这并非旗下各子公司以及海外企业的战绩陈列,而是一场关于“集团军”的战略推演。

山东重工集团副总经理,潍柴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马常海表示,潍柴一方面以大缸径发动机抢占AI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等战略制高点,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400%;另一方面,新能源板块“三新”业务前三季度实现122%的同比增长。卡车e族认为,这种传统与未来并举的技术布局颇具战略远见,它确保了山东重工在面对全球多元化能源政策时,总能提供最优的动力解决方案,从而为主机厂在全球的攻城略地提供最坚实的后盾。

在此基础上,中国重汽与陕重汽在海外市场的“双品牌”战略,展现了一种成熟的市场操盘能力。中国重汽董事长刘正涛宣布,其1-9月重卡出口已达11.1万辆,全年剑指15万辆,这代表了其在全球主流市场的强大惯性与规模优势。
陕重汽总经理支保京则强调了“一国一车”的精细化运营和深化本地化生产的战略。卡车e族认为,这种组合式的打法,将有效避免内部品牌的直接内耗,实现对全球市场的差异化、立体化覆盖,这套打法值得行业深思。

卡车e族在本场活动中发现,“本地化”是本次发布会上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也是我们认为此次会议最具深远意义的战略指向。山东重工集团副总经理张更生在回答提问时明确指出,未来的核心是全面推进团队、管理、制造和研发的本地化。

在卡车e族看来,这标志着中国制造业全球化进程的一次必然进化。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简单的产品贸易模式已变得十分脆弱。山东重工提出的深度本地化,本质上是一次从销售到运营的战略升级。其核心目的,是通过与当地的产业链和社区融合,将角色转换为本地企业的定位,从而构建更具韧性和抗风险能力的全球业务体系。这无疑是一条更难走的路,它考验的不仅是资本和技术,更是跨文化管理和长期战略的耐心。从与会高管的发言来看,山东重工对此有着清醒的认知和充分的准备。
这次大会与其说是一场亮剑与总结,不如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战略宣言。山东重工所展示的“生态出海”模式,其雄心不止于千亿的销售额,更在于重塑全球商用车及装备制造业的竞争格局。未来,集团内各企业之间的协同效率与深度本地化战略的执行成效,无疑将成为决定这一宏大蓝图能否完全实现的关键。但无论如何,山东重工集团在青岛清晰展示的决心与路径,已经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全球化,提供了相对完整且颇具前瞻性的范本,未来中国商用车行业是否会在这样的范本下创造出更好的机遇?卡车e族与你一同期待。